手机验证

微生物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技术

葡萄霜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葡萄病害。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分布, 尤其在多雨潮湿地区发生普遍,是葡萄主要病害之一。1834年在美国中首次被发现,我国1899年记载本病开始流行。葡萄霉霜病发病严重时,叶片焦枯早落,新梢生长不良,果实产量降低、品质变劣,植株抗寒性变差。

主要症状

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,也能侵染新梢幼果等幼嫩组织。叶片被害,初生淡黄色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,以后逐渐扩大为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病斑,数斑相连变成不规则形大斑。天气潮湿时,于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霉状物,即病菌的。发病严重时病叶早枯早落。

 

嫩梢受害,形成水渍状斑点,后变为褐色略凹陷的病斑,潮湿时病斑也产生白色霜霉。病重时新梢扭曲,生长停止,甚至枯死、穗轴、叶柄有时也能被害,其症状与嫩梢相似。

幼果被害,病部褪色,变下陷,上生白色霜霉,很易萎缩脱落。果粒半大时受害,病部褐色至暗色,软腐早落。果实着色后不再侵染。

 

发病规律

(1)寄主抗病性:美洲品种较欧亚品种抗病性强。

 抗病品种与易发病品种特性

品种

铵态氮

游离氨基酸和蔗糖

多酚类物质及多酚氧化酶活性

植物杀菌素

抗病品种

易发病品种

(2)气候因素:气象条件对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密切的关系。总的一般说来,潮湿、冷凉、多雨、多露雾的天气或季节利于霜霉病的发生。病菌卵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3~15℃,最适温度为20℃,同时要有充足的水分。由此可见,秋季冷凉,潮湿,降雨多、雾重、露大、风少的地区,利于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。各地如春季遇多雨潮湿的天气,霜霉病叶片外,更会为害花序和幼果。

(3)栽培因素:地势低洼,土质黏重,雨后不易排水的果园,田间湿度大,较之坡地排水条件好的果园,霜霉病发生较重。如南方一些由水田改种的葡萄园发病较重;缺少有机肥而靠大量施用速效化肥的果园,枝叶茂盛徒长,组织幼嫩,抗病力差,田间郁闭,小气候潮湿,也利于霜霉病的发生;种植密度过大,棚架过低以及不重视夏季修剪和管理粗放的果园,或由于通透性差,或由于植株抗性低,发病均较重。

防治方法

1、清除菌源,秋季彻底清扫果园,剪除病梢,收集病叶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

2、加强果园管理,及时夏剪,引缚枝蔓,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。

注意除草、排水、降低地面湿度。适当增施磷钾肥,对施用石灰,提高植株抗病能力。

3、选用无滴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,并在设施内全面积覆盖地膜,降低其空气湿度和防止雾气发生,抑制的形成、萌发和的萌发侵染。

4、调节室内的特别在葡坐果以后,室温白天应快速提温至30℃以上,并尽力维持在32--35℃,以高温低湿来抑制孢子囊的形成、萌发的萌发侵染。下午16时左右开启风口通风排湿,降低室内湿度,使夜温维持在10--15℃,空气湿度不高于85%,用较低的温湿度抑制孢子囊和孢子的萌发,控制病害发生。

5、避雨栽培:在葡萄园内搭建避雨设施,可防止雨水的飘溅,从而有效切断葡萄原菌的传播,对该病具有明显防效。

6、药剂防治:清园后在植株和附近地面喷施如金菌原液倍稀释液,两周一次,三次即可大量杀灭越冬菌源,减少侵染。6月中、下旬开始喷药,雨早、雨多年份及南方地区可提早到6月初开始喷药。用1∶0.7∶200倍式波尔多液,或58%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(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)。秋雨多的年份,中、晚熟品种采收后还应喷药2~3次,以免早期落叶。

免责申明:聚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,其真实性、合法性、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。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。聚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,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 聚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。